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的号召下,如今社会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创业时代,现今的创业者可谓是生逢其时,但即使面对如今这大好的环境和形势,创业者也不能仅仅关注如今环境的优势,还需要真正地去了解创业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以及自己为什么要创业?事实上如果仅仅把创业当做了一种追求时髦或谋生的手段的话,创业者想要是想凭此心里来完成整个的创业过程是很难的。有专业人士表示:创业者想要成功创业是需要具备一种如同执着、信仰的创业精神的,一旦创业者拥有了这种精神,凭借这样的创业初心无论在创业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创业者都不会打退堂鼓,直到成功创业。
创始人在整个创业团队中占据了尤为重要的位置,创始人需要在创业过程中对整个创业过程全面了解及负责,对于每一个成员或合伙人他都要让他们清晰的了解团队的目标与各自的职责。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事实上在创业过程中,因为遇到问题而相互指责、相互推诿,最终不欢而散的团队并不罕见。对于如何做到成功创业,下面提出几点供各位参考:
一、目标想清楚
1、初心是什么?
事实上,创业可以说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可以说每一个创业者在最开始时都有一个可以被称为“初心”的愿望。创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不断将愿望变成现实,最终到达真正的“初心”的过程。著名的创业者马云在他刚创业时就曾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愿望。所谓的“初心”其实就是创业者一个单纯的愿望,其它的无论是生意的定义、怎样实现、还是怎样不断地萃取提纯等,都是在之后不断打磨中完善的。你的初心是什么?你的团队在这个初心里的角色是什么?记住,你是创业项目的“指导者”,你决定了大体的方向,也决定了每个人的位置,然后再把初心的问题想清楚,那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2、愿景是什么?
如今,很多企业都表示自己的愿景是成为最大的xxx之类的,这并不正确。事实上,那些企业说的那并不是愿景,而是单纯的口号。愿景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指我们能够看到的未来的景象。只有像“让微软的电脑出现在每一个人的桌子上”,或者“成为行业的创新或改革者”之类的才能称之为愿景。
3、路径怎么定?
在现实中,即使起点与终点是样的,但过程所经过的路径则可能有无数条,从你的初心到达成你的愿景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以电商为例,其形式有从媒体到电商、从社交到电商、垂直电商、尾货电商、优惠券电商;货源也有着自营、招商加盟、平台化运营等;物流也分为自建、外包、众包等方式。如果再细分的话,则又可以分成无数种做法。
创始人需要与团队一起不断地梳理自己的初心和愿景,最后将实现的细致路径敲定。如果创始人在这时把问题丢给合伙人,然后又反过来质疑合伙人的不专业性的话,问题就无解了。不论对错,大家一起探讨,敲定一个又一个的细节,最后一起承担错误和风险才是创业的关键问题。
二、细节弄明白
事实、数据和逻辑是我们在创业中仅需相信的事情。
1、事实。
最真实的事实是不会展现在一个对自己也做不到绝对诚实的人的眼前的。事实上,一个对自己不够诚实的人也是无法指望自己的团队能和自己坦诚相见的,因为他是不会想看到自己所不想看到的东西的。
如果你能做到对自己绝对诚实,那么事实也告诉你过去、现在的真实位置。所以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就要做到抛弃幻想,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
2、数据。
数据可以帮你分析问题、发现行业的趋势。在创业过程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只有事实和数据。创业者要尽可能发现更多的事实、尤其是彼此相对立的事实;要尽可能的搜集全面的数据,每个环节的数据都不能遗漏。不看数据只问结果所面临的只有失败,对创始人来说,如果不能参与到创业中的话,失败就已经注定了。
3、逻辑。
逻辑可以帮你更好的布局。把事实和数据通过逻辑串联到一起,找出过往的答案仅是表面,而最重要的则是从中找出未来的问题和可能习惯。
有很多人不习惯思考,他们会选择把问题交给别人来思考,然后他们再通过过往的“常识”,以及实际运行得出的“效果”来进行判断。但事实上,很多结论一旦脱离了逻辑分析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最后他们迎来的只会是因错误的结论而导致的失败。
三、拧成一股绳
1、战略。
创业公司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并不一样,它既不是那种业务分工明确的公司,也不是那种自己当老板,找几个为自己干活的人的公司。
对于创始人来说,如果把自己当成老板落不了地的话,那他的创业从一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战略单是指产品要有完整地产品线,战略是更为明晰的存在,它甚至还包括了如何能把公司所有的员工凝聚在一起协同作战这种问题。
这样说并不是要让所有人一定要亲如兄弟,而是指要公司设计出这样一个体系,让公司整体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必须要依靠每个人的共同协作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想要得到整体的赞赏,首先要实现单位整体的联动,这就要求所有人要做到目标一致、思路统一,所以战略不仅仅是一个高大上的宏伟目标,还要包括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做的制度修订与日常工作的及时调整。
2、分工。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区别?
假如查处了一条黑心产品的产业链,如果按照基督教的文化来处罚的话,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会按照100%的罪责来惩处,甚至知情不报的人也被看作是作恶;而如果按照中国文化处罚的话,人们会把一个100%的罪责按不同的比例来分配,最后每个人都会分到2%或者5%的罪责,而这些人还可能会倒打一耙说自己也是地沟油的受害者。
在真正的创业公司中,100%的责任承担者就是创始人。即便某个部门是由合伙人进行管理,一旦出事也不能用“你的事你自己负责”来搪塞或掩盖自己的责任。至于该合伙人应当承担该部门的责任是多少,则要看该合伙人得到的授权有多少。作为合伙人或团队成员也要更多的与其分担、百分百的完成创始人的压力与工作量。
分工是为了协作,而非为了卸责,更不是为了把工作安排出去。
3、落地执行。
在创业过程中,总有些创始人把目标定得高高在上,却把中间的过程彻底忽略,只希望合伙人能完成奇迹。
对很多人来说,一件事如果够一够就够得着,那所有人都会选择去拼命;而如果根本不可能够得着,那大家便心安理得的安于现状。所以,创业时一定要和整个团队坐下来一起分辨清楚当前的形势,要一起努力地完成工作,要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要一起参与完成每个细节工作。像那种大手一挥你们去冲的行为是不会给员工带来信心的,这样做最终只会导致创业失败。
落地执行的每个环节就如同组建一条流水线一般,如果不能精准的组装,即使你把所有的机器都买了回来,也一样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因为细节上的任何一个纰漏,都可能会导致一切无法按照预期来实行。
创业者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悟性,能够在原来大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对自己的创业过程进行微调和改变。要有胸怀和格局,能够探索适合自己和团队发展目标,做到目标一致,思路统一,否则也很难走到最后。要有极强的执行力,因为现在在创业中,很难做到技术独有,成功者依靠的就是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执行力以及团队的配合,牢牢记住自己创业的初心,方的成功。